7岁 雄姿英发!

最新信息

7岁 雄姿英发!
2024-04-01 00:15:00
傍晚时分,雄安中关村科技园B2楼的10层依旧灯火通明,这里是深圳竹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雄安的新驻地。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空间里,公司副总经理王翔正与她的10余名小伙伴们挑灯夜战,共同商讨着刚刚签订的重要项目。
  竹云科技是首批落户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数字身份软件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王翔回忆道,公司选择在此扎根,源自董事长某次随南通商会参与雄安会议的机缘。她动情地说:“2023年我们首次踏足这片土地,便被这里的发展潜力所吸引。但真正让我们心动的,不仅是这座城市的面貌,更是它内在的活力。特别是这里的工作效率,让我们这些从深圳来的人深感震撼。记得我们想了解当地市场,新区当天下午就为我们安排了专场对接活动。”
  令王翔印象深刻的是,第二天新区又为他们举办了进一步的业务对接与交流会,这更加坚定了竹云科技在雄安扎根的决心。她展望未来:“竹云科技的业务在雄安稳步推进,我们已承担一家大型企业的数字身份管理项目。在这里,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让我们的创新之种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2024年4月1日,雄安新区迎来设立七周年。7岁雄安,正在变成魅力四射的热土。在这里,可看到许多像竹云科技一样的科创企业“齐聚”:科技创新、产业提质、人才引领,正在塑造新区发展的新优势。
雄安站内景。3月17日,曾庆怡/摄
  在这里,更可以见证“未来之城”的“雄起”:七年来,雄安新区383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712亿元,开发面积覆盖184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4370万平方米,4017栋楼宇拔地而起。
  2024年,河北将推动雄安新区启动区、起步区、昝岗片区等重点片区建设,加快京雄快线、国贸中心等工程进度,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年内完成投资超2000亿元。
  在这里,人们“期冀”着雄安的明天,也看到更具象的未来:新区上下以千年大计的定力和只争朝夕的干劲,扎实推动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加快使新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1
  “起”:一张图“长出”一座城
  3月下旬的华北平原,春意萌动,伴着午后暖阳和微凉的春风,漫步在雄安新区的首个集中建成区——容东片区,仅一年时间,这里的变化都可以用“巨大”来形容。
  无法想象曾经的农田和小村镇,如今已经是规划整齐、楼群林立、街道纵横、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模样。走在容东片区,没有大城市高楼林立的压抑,呈现在眼前的是兼具现代感和十足地域特色的建筑群,传统与现代交汇融合的城市天际线映入眼帘。这里街头少有井盖、抬头没有电线;再看路旁,咖啡厅、便利店、图书馆鳞次栉比……从蓝图到实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座高水平现代化新城芳容初绽。
在雄安新区一家咖啡店内,一场沉浸式城市音乐会在上演。图中演奏者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朱亦兵。3月15日,曾庆怡/摄
  起笔是世界眼光,落笔为时代标杆,吃穿住行,新区已散发着现代城市的魅力——
  8K超高清视频、AI咖大师机器人、裸眼3D电视……位于雄安商务服务中心的中国移动5G+咖啡科技创新体验中心,创新科技让人目不暇接。“我们创立体验中心的初衷,是为新区带来烟火气,为疏解企业人员提供一个兼具科技感与温馨感的体验空间。”咪咕咖啡科技创新体验中心店长王滢说。
  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雄安新区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
  在这里,地下、地上、云上“三座城”同生共长,全新的“空天信息+”产业业态正在打造,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这里落地生根,让人们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搭上容东片区的智能网联巴士,乘客会发现,一辆小小的巴士融合了很多“黑科技”——具有自动驾驶功能,搭载了多线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等设备,能够对外部环境进行精确感知,车辆决策响应速度在100毫秒以内,依靠厘米级的高精度地图定位,车辆能够实现复杂天气及复杂城市路况下的安全行驶……
位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商务服务中心的智能网联大厦。3月12日,曾庆怡/摄
  有“聪明”的车,还有“智慧”的路。早晚高峰时段,驾车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主干路上行驶,时速保持在40公里,如果赶上一个绿灯,后面大概率一路绿灯——这样的“绿波带”是通过处理交通流量数据,形成对交通信号配时的优化。
  而这些秘密就藏在道路两侧看似普通如路灯杆的多功能信息杆柱里。通过摄像头、雷达等智能设备和5G、光网络等技术,数以万计的杆柱实现交通全量数据的采集、汇聚和实时传输,并同步建立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智慧运营系统,实现智能感知、智能管控和智能决策,由此成就全国首个规模化区域级数字道路。
  如果说容东片区已散发初现代城市的气息,在雄安新区率先建设的重点区域启动区及第五组团、昝岗片区,还可以看到大批重点疏解项目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中,1400余名工人正在在雄安国贸中心项目工地进行桩基、航站楼地下钢结构、地下通廊钢结构的紧张施工建设。
正在建设中的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片区。3月15日,曾庆怡/摄
  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脸庞黝黑的高航是项目一工区甲方代表。“从2022年8月开工,不论刮风下雨,在工地巡检就是我的日常工作。亲眼看着这里从一片空地到塔吊林立,从图纸上的规划,到一砖一瓦的变成现实中的场景,真的挺有成就感的。”高航难掩自豪。
正在建设中的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片区。3月15日,曾庆怡/摄
  雄安国贸中心项目属于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片区,位于启动区的核心。片区内还包含雄忻高铁雄安的城际站、京雄快线航站楼站等项目,建成后,半小时就能到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小时到达北京丽泽商务区,未来将成为雄安新区的活力门户和城市地标。
  “我们现在站着的位置是未来的航站楼附近,以后在这里就可以办理大兴机场的值机和行李托运,从新区坐飞机出行是不是也很方便?”指着旁边初见雏形的高楼,高航告诉记者,“看!这是中国华能总部,现在已经在安装幕墙和内部精装,这是中国中化总部,3月27日提前1个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这里以后就是新区的‘CBD’。”
  设立7周年的雄安新区,承接疏解加力提速,大规模开发建设势头良好,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大楼已经出具雏形,“三校一院”开学、开诊,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和北大人民医院项目顺利开工。中国铁建产业集群、中国电建4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体落户雄安新区。2023年,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200多家,示范作用和集聚效应凸显。
  在国贸中心项目南侧,仅三、四条街区之隔,是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一年前,记者于3月下旬探访时,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刚刚完成。一年后,项目一期的建筑外立面已经完成,装修即将收尾,园区也在进行整体绿化。
  “我们正为5月的入驻做着准备,首批入驻员工大概600人。预计在今年10月左右完成10号楼的装修,今年底将有1300到1500人入驻。”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基建办公室项目主管张占勋介绍道,“这个产业园正式投用后,将成为雄安智慧城市运营中心,集聚空天信息、互联网等产业。”
  2
  “齐”:要素集聚,向“新”而行
  如果说城市基础设施的日新月异是表象,那一年来,雄安内在的变化又在哪里?
  “让空气中充满创新的味道”是雄安的一句流行语。新区之新,贵在创新,成在创新。
雄安新区科创综合服务中心内的全球路演厅内景。3月16日,曾庆怡/摄
  “按照雄安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的节奏,雄安新区2022年5月成立了科技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并组建了科学园管理委员会。作为雄安新区科技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决策部署的牵头落实部门,科学园管委会主要负责协调落实支持科创产业发展政策,协调配置创新资源,推动重大项目落地。”雄安科技产业园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扬飚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此后,为加快科技产业布局,雄安新区又成立了雄安国创中心科技有限公司和雄安科技产业园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加速集聚顶尖人才、领军企业、创新团队、科技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力争打造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我们打造了新区国家级的科技成果交易展示和转化中心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围绕着新区今年提出的‘聚要素’,现在已经聚集了一大批的国家级的科研平台和科研企业,现在排队的有大概几十家,已经签约入驻的有31家企业。”马扬飚说。
  在科创中心中试基地,一座座标准厂房已经建成,可满足企业研发、中试、成果转化需求。“我们是一个软着陆中心,承载一段,再继续扩散到整个新区。”马扬飚如是定义科创中心的作用。
  一大批“创新”要素正在聚集在这片热土,打造产业生态龙头,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区正在成为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
  在这里,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正在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卫星互联网与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呼之欲出。这里将吸引最新科技成果到雄安孵化、转化、产业化、场景化,围绕疏解单位构建产业链创新链,发展新质生产力。
位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商务服务中心的空天信息大厦。3月12日,曾庆怡/摄
  走入正在建设中的位于启动区的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项目,参观者可以感受到新区正在紧紧抓住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这个根本,依托疏解央企打造创新链条。“这个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的以‘智慧零碳’为特色的新兴产业创新中心。雄安创新中心将打造新区首个全电智慧零碳园区。未来,这里将发挥”双碳“产业聚集效应,支撑雄安‘双碳’产业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国网电易数字科技(雄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忠局告诉记者。
  除了科技型企业,雄安本地传统产业也在依靠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转型升级——
  日前,首票雄安综合保税区进口海运货物——3个装载“高密度聚乙烯”的40尺集装箱快速接卸,通过“天津港雄安绿色通道”发往雄安综合保税区。“雄安综合保税区设立为当地企业带来了贸易便利化,同时还促进本地产业的转型升级。”雄安自贸试验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处副处长李国军如是说。
  雄县立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驻雄安综合保税区的签约企业。在公司厂区库房内,工作人员正在对即将通过天津港发往海外的货品进行清点核验。公司董事长申禧峰告诉记者,公司曾进口一批聚乙烯抵达天津港,货物集装箱从船上直接吊装至卡车,随后被运往雄安新区。“货物在雄安海关申报进口、从天津口岸采用‘船边直提’模式通关,缩短了整体通关时间。这是我们企业享受到的雄安海关政策其中一项。”申禧峰颇为自豪地对记者说,新区成立前立亚只是当地的传统产业,生产销售普通的包装材料,新区成立后,公司瞄准新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向环保低碳新材料转型升级,开发了生物降解包装产品,现在成熟的新材料产品已经投放市场,产品销往全球,已成为年产值超过8亿元的规模以上企业。
  据了解,目前新区的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已形成优势叠加,国家级高新区正在加快申设,科创中心、中试基地、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等10余个创新平台正在建设运营,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正式成立,新区创新“味道”正在愈发浓厚。
  3
  “期”:高端企业、高端人才与新区开启“双向奔赴”
  “公司基本就花了一天的时间,就确定了把公司迁到这里。”近日,刚参加完2024年首场千企雄安行签约仪式的北京品优生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杰告诉记者,去年11月9日下午,公司高层来雄安新区考察,当天就确认了入驻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园区,11日上午,公司和园区签订了入驻意向。
  作为一家医药企业数字化与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谈到雄安的魅力所在,周杰坦言,“来雄安后,公司的办公面积比原来扩充了三倍,但是成本没有增加,员工的生活成本也比原来大幅下降,同时新区还会在员工住房和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支持政策和便利条件,大家都充满信心。”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越来越多企业被新区优越的软硬环境吸引。“可以说,2023年是雄安新区城市运营的元年,我们很多的市场化项目开始投放。”雄安集团城发公司华望城产业发展部部长李志敏感慨地说,“你看,我们的房子也能卖了,办公楼也开始招租了,很多企业也开始逐步对接。新区对外开放步伐越来越快了,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了。”
  她告诉记者,目前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已高效聚集70家高科技企业,除了承担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更被赋予培育创新发展新引擎的使命。
  以千企雄安行活动为例,活动已经吸引了2700余家企业来到雄安,来的企业多了,集聚效应自然也就明显了,用这里的创业者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上下楼,就是我的上下游。”
  如何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记者在这里似乎也找到了答案。咖啡图书吧、共享路演厅、共享会议室……新区的中关村科技园不仅为企业提供功能丰富的共享空间,还设立了可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集成服务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在园区的集成服务中心,桌子上摆放着法务咨询、政务服务等桌牌,企业创新需求在这里可以实现一站式解决。
  “我认为新区最主要的魅力就是它未来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很多企业来到雄安新区的时候,看中了新区未来的发展空间。此外,雄安新区从去年开始陆续制定了很多产业招商政策。这些走到国内前列的政策对企业的吸引能力非常强。依托中国雄安集团的产业平台,有很多落地的业务实际应用场景,能帮助企业开展更多业务链接和合作。”李志敏分析道。
  据了解,新区已经建立完善承接疏解工作机制和协调服务机制,开辟疏解服务绿色通道,提供注册、供地、审批、建设“一站式”综合服务,让疏解企业和科创企业来得了、留得下、发展好。
  留得住企业,更需要留得住人。如何让新区成为人才放下行囊、成就梦想的干事创业热土?新区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去年三校开学,我家孩子也从北京转学到雄安史家胡同小学上学。”谢忠局对记者说,“我从2018年来到雄安,见证了雄安新区从蓝图到实景的发展奇迹,对这片热土深有感情,对在这边工作生活充满期待。举个简单例子,从史家胡同小学到北京四中,孩子从小学到中学都可以就读名校,附近还有著名的宣武医院,这些卓越的配套设施距离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不到10分钟的车程,雄安新区为建设者解决了后顾之忧,非常贴心。”
雄安新区启动区雄安史家胡同小学操场一景。3月13日,曾庆怡/摄
  近两年来,新区全面落实落细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持续完善住房、教育、医疗、薪酬等配套政策体系,深入推进京雄同城化,新区医保待遇水平不低于北京,公积金缴存标准实现与北京同步,疏解人员子女回京就读、参加中高考无障碍。
  2022年8月,新区推出“雄才卡”即雄安新区人才引进一卡通,根据社会贡献、专业程度和学位等级分为A、B、C三类。持卡人可享受涵盖交通出行、子女教育、医疗健康、住房等在内的政策支持。目前,“雄才卡”发放已超1万张。
  2023年11月,围绕顶尖人才、技能人才、青年人才等各类人才引进及重大平台落地,雄安新区又推出被称为“雄才十六条”的政策措施。例如,新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等重点发展产业,积极引进顶尖科学家到雄安工作,给予2000万至5000万元科研经费和300万元生活补贴,奖励一套不低于200平方米的住房。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一家距离打烊还有10分钟的咖啡店,店内摆放有雄安新区最新出台的人才政策“雄才十六条”宣传资料。3月12日,曾庆怡/摄
  “我们不仅是奔着政策来的,我们与新区是‘双向奔赴’的。”眺望着中关村科技园楼下春明公园的夜景,王翔和她的伙伴们已经爱上雄安,“从办公,到居住,雄安都是一座‘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城市。”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7岁 雄姿英发!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